[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期刊首页 当期目录

2017年, 第207卷, 第5期 
刊出日期:2017-10-28
  

  • 全选
    |
    本期文章
  • C·比留科夫
    俄罗斯研究. 2017, 207(5): 3-32.
    摘要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PDF全文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可视化   收藏
    中俄两国政府推出了“长江-伏尔加河”合作规划。为此,特别需要研究这些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伏尔加联邦区内各联邦主体地位不同,与俄罗斯中央政府的关系以及游说和影响中央政府的能力差别也很大。整体而言,鞑靼斯坦、巴什科尔托斯坦两个共和国,以及下诺夫哥罗德州,历史积累与发展态势较好。伏尔加联邦区在吸引外资方面(特别是来自德国的投资),有着丰富的经验。希望通过对上述问题的研究,为中俄“长江-伏尔加河”的合作,提供一定的背景知识支撑
  • 张广翔 周嘉滢
    俄罗斯研究. 2017, 207(5): 33-57.
    摘要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PDF全文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可视化   收藏
    冷战开始后,政治需要促进了西方学界俄国史学科的日益繁荣。20世纪50至90年代,在研究1861年农民改革的原因时,西方学者采用现代化、原始工业化、官僚制等理论和社会史、个案分析等方法,阐释了俄国国家机构的重要作用,分析了农奴制下俄国地主与农民的关系,修正了苏联官方史学的阐释模式。苏联解体和冷战结束后,随着“1917年范式”的衰落和“新文化史”与“新政治史”的兴起,极权主义范式和现代化理论面临挑战,西方学界有关俄国改革问题的研究整体降温。西方学者有关俄国1861年农民改革研究的兴衰,本质上是美苏冷战的产物。
  • 徐广淼
    俄罗斯研究. 2017, 207(5): 58-80.
    摘要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PDF全文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可视化   收藏
    在十月革命前的三个多世纪里,俄国对北方海航道展开了持续不断的探索。17世纪,“北方海航道”概念开始形成,18世纪的北方大考察,极大地推动了俄国人对北方海航道沿线的地理认知。19世纪下半叶,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国内政治环境的变化,使俄国开始尝试航道的商业利用。经过几个世纪的探索,俄国基本掌握了北方海航道的地理全貌,并最终实现了这一海上通道的全线通航。其北方海航道的贸易政策也逐渐由保守转向开放。十月革命之前俄国对北方海航道的探索成果,已经确立了苏联在航道地理认知、航行技术上的国际领先地位,并首次以对外声明的方式宣示了在北极的主权立场,从而为苏联时期继续开发北方海航道,明确提出航道的管辖权主张打下了基础,奠定了俄在航道管辖权问题上的传统主导地位
  • 封帅
    俄罗斯研究. 2017, 207(5): 87-117.
    摘要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PDF全文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可视化   收藏
    英国和俄罗斯的交往始于1553年,在400多年的时间里,英俄关系经历了复杂的演变过程。17-18世纪,以彼得一世改革为标志,俄罗斯对于英国的科技与制度进行了全面的学习和模仿,英国则默许俄罗斯取代瑞典成为东欧最强的国家,两国保持着足够的默契和友好关系。拿破仑战争结束后,俄罗斯帝国成为欧陆霸主,海陆帝国的竞争主导了19世纪的欧洲格局。最终两国在克里米亚兵戎相见,并且使俄国失去了欧陆霸权。进入20世纪以后,英俄帝国都面临着现代民族国家兴起所带来的严峻挑战,英国主动放弃了帝国,但也同时失去了全球大国的地位。而俄罗斯则通过建立苏联的方式,以新的意识形态话语维持大陆帝国的实际存在,但因为无力应付与海洋文明的整体性竞争,耗尽了内部的活力,最终也以解体而告终。冷战结束后,影响英俄关系走向的很多限制性要素并未发生明显改变,英俄两国几次尝试在双边关系上有所突破,但都无果而终。400多年累积下来的历史逻辑,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当前两国关系发展的基本走向,英国国内对俄负面认知将长期存在,且英国对外政策仍在延续以美英特殊关系为核心的基本思路,英俄之间相互依赖程度仍然较低。如果这些历史形成的基本条件不发生变化,未来英俄关系缺乏互信、低位运行的状况将很难得到有效改变。
  • 郝江东
    俄罗斯研究. 2017, 207(5): 118-136.
    摘要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PDF全文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可视化   收藏
    1947年初,旅大问题再度吸引了美苏国共的高度关注。莫斯科根本无意将旅大行政权交给国民政府接收,但为应对美蒋的压力,采取了一种“双轨”策略:即,一面同美蒋在外交层面周旋,一面授意驻旅大苏军“扶共拒蒋”,借助中共力量阻挠接收,实现了对旅大的控制。国民政府既无能力、也无意愿立即接收旅大,却没有太多选择余地。期间,驻旅大苏军的做法,在中共党内引起了分歧与不满。新近解密的多方档案与文献,揭示了1947年美苏国共就旅大问题的互动过程。苏联的应对策略及产生的影响,值得关注。
  • 陈梦莉 张强
    俄罗斯研究. 2017, 207(5): 137-156.
    摘要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PDF全文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可视化   收藏
    “北方四岛”问题是日俄关系的症结所在。日本一贯主张“北方四岛”是其固有领土,坚持要求俄罗斯归还“北方四岛”的政策,日俄关系很大程度上因此而陷入僵局。为突破现实困境,日本国内政界、学界和民众围绕“北方领土”问题有着不同看法。日本国内政界和学界主要形成了激进的和温和的两种看法,不同地区的日本民众在不同历史时期也对“北方四岛”问题有着不同的看法。这些争论的内容不尽相同,争论本身也都具有特定的原因,争论还会对领土问题的解决产生重要影响。
  • 郭小丽
    俄罗斯研究. 2017, 207(5): 157-184.
    摘要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PDF全文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可视化   收藏
    中俄两国正式交往不过四百年的历史,却往往彼此为镜,在对方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尽管中俄两个民族的深层心理结构及民族性格并不相同,但在国家治理方面曾经具有某种相似性。早在古代时期,草原文化就影响过东斯拉夫和华夏民族,到13-14世纪,中俄两个民族都处在蒙古帝国的直接或间接控制之下,其文化和治理方式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中俄两国,不仅如此,中国文化中的某些元素也经蒙古人传到俄罗斯。因此可以说,在中俄两国正式成为邻国之前,就已经开始彼此影响和相互认知了。
  • 下米斗伸夫
    俄罗斯研究. 2017, 207(5): 185-204.
    摘要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PDF全文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可视化   收藏
    日本与苏联(俄罗斯)一衣带水,但在相互认知方面却相当陌生。影响日苏相互认知水平的因素有很多,比较重要的有:战争、革命、政治派别、经济联系,以及外部因素。具体而言,日本战俘问题、北方领土问题、日本军国主义问题,一直是影响双方相互认知中的障碍。美国、中国,以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是影响日苏(俄)相互认知的重要外部因素。整体而言,直到苏联解体,日本和苏联的相互认同,仍然没有达到深入交叉、融合的程度。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