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期刊首页 当期目录

2010年, 第166卷, 第6期 
刊出日期:2010-12-23
  

  • 全选
    |
    本期文章
  • 冯绍雷
    俄罗斯研究. 2010, 166(6): 3-18.
    摘要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PDF全文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可视化   收藏
  • 理查德.萨克瓦
    俄罗斯研究. 2010, 166(6): 19-36.
    摘要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PDF全文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可视化   收藏
    冷战虽然结束,但大国竞争(或冲突)的现实却依旧。在1994年12月于布达佩斯举行的欧安组织首脑会议上,鲍里斯•叶利钦总统曾发出警告:如果西方企图通过不断地威胁重新发动冷战的方式来打压俄罗斯,不让其追求自身“正常”的大国利益,那么这将有直接导致“冷和平”出现的危险。他的警告表现出惊人的先见之明。冷战不对称地结束了(可以简单地理解为赢家和输家必然的逻辑,而非共同的努力),但冷战冲突的模式却以新的形式继续着。无论是上世纪90年代叶利钦总统统治时期还是21世纪普京总统治下,均未出现一个稳定、包容的冷战后国际体系。叶利钦和普京都试图将俄罗斯融入国际经济体系以及扩大的安全体系中,但冷战被超越的方式却为未来的冲突种下了祸根。时至今日,这种冲突仍在挑战着奥巴马和梅德韦杰夫的领导。
  • 瑞加娜.海勒
    俄罗斯研究. 2010, 166(6): 37-54.
    摘要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PDF全文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可视化   收藏
    在后苏联时代,俄罗斯外交政策的典型特征是情境性前后矛盾的重复出现,即立场的不对称变化以及与参与政策形成巨大反差的行为。这种不合逻辑的外交政策行为突出表现在2008年俄格冲突、北约东扩和美国计划在西欧部署导弹防御系统的过程中。传统理性主义国际关系理论都是以行为体为中心,都假设行为体的政策偏好不是易变的,所以对俄罗斯这种让人困惑的外交政策行为时缺乏解释力。外交政策受到行为体对世界的主观解读和情绪的影响。俄罗斯不被西方尊重的感觉导致了两者的冲突,俄罗斯的“愤怒”是不被尊重的感觉导致的情绪化判断,是为了显示自身的重要性而非起破坏作用。分析俄罗斯外交政策中的主观性因素,为更好地理解俄罗斯与西方关系提供了一个新的理论和分析的角度。
  • 波.彼得松,埃米尔.佩尔松
    俄罗斯研究. 2010, 166(6): 55-70.
    摘要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PDF全文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可视化   收藏
    本文选取了1984年、1994年、2004年和2009年中的共计20周的时间段来研究俄罗斯两家主要日报《消息报》和《共青团真理报》中美国形象的演变。对于俄罗斯来说,这一时间跨度是巨大的:从20世纪80年代表面的稳定霸权到90年代苏联解体后的混乱,再到21世纪初期初步回归大国地位。本文在讲述美国形象演变的同时也描绘了俄罗斯自我形象的发展历程。在20世纪80年代,呈现的美国形象是摩尼教的,而在90年代,阐述的美国形象是最为友善的。2004年和2009年的案例反映了一个自信的俄罗斯重返世界舞台的事实。美国再次屡受指责,但仍然和以前一样是俄罗斯衡量自身的标准。
  • 斯蒂芬.赫德兰
    俄罗斯研究. 2010, 166(6): 71-88.
    摘要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PDF全文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可视化   收藏
    普京治下的经济复苏,改善了俄罗斯的财政状况,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但没有使俄罗斯经济实现成功转型。全球金融危机暴露了俄罗斯经济状况的本质:普京八年的俄罗斯经济只是“恢复性增长”,而非以投资和创新所驱动的可持续性增长,对能源仍然高度依赖。虽然危机之后俄经济有所恢复,但与能源价格上涨密切相关,其现代化进程任重道远。2012年之后的俄罗斯仍然将是一个缺少竞争力且严重依赖能源资源出口的国家。
  • 孙超
    俄罗斯研究. 2010, 166(6): 89-102.
    摘要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PDF全文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可视化   收藏
    2010年底的坎昆会议见证了气候谈判的紧张程度,各国出于各自的利益考虑,艰难地达成了两项应对气候变化的决议,推动气候谈判进程继续向前。京都议定书的第一阶段即将结束,未来的环境合作如何进行,仍旧是一个变数。作为气候环境领域的一个参与者,俄罗斯的作用不可低估。但是,俄罗斯的气候环境外交却显示出矛盾的特色,这不仅表现在签署京都议定书的立场上前后变化较大,而且表现在俄罗斯政府对温室气体减排的态度上。从京都时代和后京都时代的转型过程看,俄罗斯气候环境外交的特点可以概括为“断裂与延续”,即断裂的立场和连续的利益战略,国内国际的分离与一致,单边与多边的断裂与全球领导的一致性。这些因素长期影响着俄罗斯气候环境外交的思维,并呈现出前行中困顿的状态。
  • 赵永华
    俄罗斯研究. 2010, 166(6): 103-116.
    摘要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PDF全文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可视化   收藏
    19世纪末20世纪初沙皇俄国在华出版的报刊,依主办者的身份大体可以分为官办、民办两类。在官办报刊中,多数是俄文报刊,也有部分中文报纸,二者都直接或间接地为沙俄侵华的整体利益服务。同期的民办报刊,受到沙俄严格的新闻控制。沙俄在华办报活动持续时间不长,总量也不多,但对中国新闻业的发展,特别是在东北地区,有着较大的推动作用。沙俄的报刊结束了我国东北无报刊的历史,对东北报业后来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 夏纪媛
    俄罗斯研究. 2010, 166(6): 117-127.
    摘要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PDF全文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可视化   收藏
    1944年苏军进入罗马尼亚后,对其战后初期的政治、经济和社会都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1955年罗马尼亚首次要求苏联撤军,结果遭到赫鲁晓夫的强硬拒绝。经过不懈努力,1958年苏联终于同意罗方要求。苏联之所以同意撤军,主要是出于和平攻势的需要,也考虑到罗马尼亚处在一个不容易受西方国家攻击的地理位置,同时也是对罗马尼亚忠诚的“奖赏”。苏军的撤出为罗马尼亚以后独立自主政策的实施大开了方便之门。
  • 陈建华
    俄罗斯研究. 2010, 166(6): 128-133.
    摘要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PDF全文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可视化   收藏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