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期刊首页 当期目录

2016年, 第202卷, 第6期 
刊出日期:2016-12-28
  

  • 全选
    |
    本期文章
  • 张广翔,李振文
    俄罗斯研究. 2016, 202(6): 3-22.
    摘要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PDF全文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可视化   收藏
    美国历史学家理查德·派普斯对俄国保守主义的研究,是对俄国政治文化传统的总结之作,对中国的俄罗斯学界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他认为,俄国保守主义的实质就是拥护专制制度,而俄国专制制度的性质是君主的家长制统治,即国家与君主一体,君主代表一切,所有人都依附于君主,国家机构只是君主的私人机构,而未发展成为公共机构。理查德·派普斯分析了数百年间俄国保守主义思想的变迁,认为它是俄国的主导政治思想。俄国1861年改革后,民族主义和反虚无主义成为俄国保守主义的重要内容,自由主义则演变成独特的自由保守主义。但是政治斗争的激烈化导致政权与社会的鸿沟加深,自由派与保守派无法合作,帝制最终倾覆。派普斯对俄国保守主义的分析具有相当的深度,认为俄国社会的发展程度太弱,是导致专制主义强化的根源。但是他并没有摆脱西方中心主义的窠臼,对俄国保守主义的认识比较狭隘,而且对俄国专制制度在现实中的政治活动及其与社会的相互关系的认识太过简化。对于俄国保守主义的历史与现实,学者们还需更进一步地理解与阐释。
  • 张昊琦
    俄罗斯研究. 2016, 202(6): 23-59.
    摘要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PDF全文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可视化   收藏
    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在国家认同问题上面临着共时性和历时性两方面的困扰。在共时性层面,俄罗斯需要在同周边国家特别是西方国家的动态互动中形成内部的统一;在历时性层面,俄罗斯需要克服传统的“路径依赖”,重构历史观念。俄罗斯国家认同危机的产生,主要是因为它所赖以维系的国家意识形态被抽离,但是地缘政治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这个空白。一方面,地理观念作为国家认同的知识传统和基础,与俄罗斯民族的历史记忆不可分离,基于地理的领土扩张是俄罗斯历史进程中最重要的特征。另一方面,苏联解体所导致的地缘政治巨变以及美国等西方国家对后苏联空间的不断侵蚀,导致地缘综合征在俄罗斯社会的蔓延,从而促进了民族主义情绪的高涨。苏联解体以来,俄罗斯出现了大量的地缘政治话语,反映了它在国家、地区和世界三个层面对自我身份的定位和追求。俄罗斯在国家层面所致力确认的身份,是一个通过传统价值凝聚起来、具有独特性的完全的主权国家;在地区身份的塑造上,俄罗斯不再追求以前的“主宰性”角色,而是试图确立自己的“主导性”地位,将后苏联空间纳入其势力范围;在全球身份的追求中,俄罗斯希望成为大国协调中的一个重要角色,它并不挑战现行的国际秩序,而是需要得到别人的承认与尊重。作为加强认同的最直接和最有效的动员工具,地缘政治具有对抗性与零和博弈的特点,其负面效果显而易见。从传统的观念和当代的现实来看,俄罗斯无法摆脱“地理的诅咒”,迷失在地缘政治中也许是俄罗斯的宿命。
  • 荆宗杰
    俄罗斯研究. 2016, 202(6): 60-90.
    摘要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PDF全文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可视化   收藏
    俄罗斯新欧亚主义源于多种思想流派,其中俄罗斯当代思想家亚历山大·杜金不断从西方政治思想和俄罗斯传统思想中获取他所需要的反自由主义成分,发展出独具特色的新欧亚主义,其新欧亚主义思想实质上是一种地缘政治思想。进入21世纪,杜金将其新欧亚主义赋予了“后现代”色彩。杜金的所谓“多极世界理论”,接续他的新欧亚主义大陆地缘政治思想的主旨,即“大陆-海洋”两种文明之间的对立,在此基础上提出建立全球化时代的新国际秩序设想。帝国模式是杜金给俄罗斯自我认同的定位,也是其“欧亚联盟”设想的组织模式和“多极世界”理论的基础。从本质上来说,杜金新欧亚主义地缘政治思想是一种谋求世界霸权的大俄罗斯民族主义思想。
  • 潘光
    俄罗斯研究. 2016, 202(6): 91-108.
    摘要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PDF全文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可视化   收藏
    人类文明的多样性决定了不同文明涵盖区域之间存在着连接地带或“断裂带”。欧亚陆上丝绸之路穿越的中亚、高加索、巴尔干三个地区均存在这样的断裂带。各种文明在断裂带碰撞,引起了一些摩擦和纷争,但从千百年历史发展的长时段看,断裂带更是文明交汇、融合的地带。各种文明、民族、宗教,通过对话、交流和友好交往,在丝绸之路沿线和谐相处而逐渐融合,形成了当今欧亚一系列多民族、多宗教的国家和利益共同体。横贯欧亚大陆的文明断裂带及冷战后沿这一断裂带而起的一些冲突,正是“文明冲突论”的重要依据之一。不过,人类历史发展的整体进程尽管受到文明因素,特别是宗教、民族、文化差异的影响,但暴力冲突往往只是一小撮极端、恐怖分子所为,并不能代表不同文明背景的人民大众。而且这类冲突大都源于外部的武力干涉和内部深层次的政治、经济矛盾。因此,纯粹的“文明冲突”或完全由文明原因导致的冲突都是不存在的。虽然“文明冲突论”存在漏洞和谬误,却也指出了不同宗教、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和碰撞会在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中产生重要作用,提醒我们要对文明因素予以重视并加以研究。这就是“文明冲突论”的双重性所在。
  • 凌霞
    俄罗斯研究. 2016, 202(6): 109-148.
    摘要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PDF全文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可视化   收藏
    勃列日涅夫时期,虽然苏美仍旧处于“冷战”之中,但外交关系已相对“缓和”,这种局面为美国对苏联进行意识形态渗透创造了有利条件,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支持和利用苏联的持不同政见者,通过文化领域积极向苏联宣传资本主义价值观。与此同时,苏共却不断地加强对持不同政见者的管控与打压。但是苏联大学生还是表现出对持不同政见者的同情与追随,他们的思想和行为明显倾向于西方,苏联陷入了被动的局面,最终走向解体。苏美之间围绕意识形态宣传而展开的文化冷战,其结果值得反思。
  • 杜晓梅,王亚民
    俄罗斯研究. 2016, 202(6): 149-167.
    摘要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PDF全文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可视化   收藏
    2015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С·阿列克西耶维奇的创作,无论从国家历史,还是作家的独特经历、作品的主题来看,都与俄苏文学有着紧密的联系。作家在继承俄罗斯纪实文学传统的基础上,创造出独具特点的纪实文学新体裁“文艺文献文学”。以《切尔诺贝利的祈祷:未来纪事》为例,从文献资料的真实性、灵魂书写视角的独特性、语言创作风格的个性化、主题思想表达的复调性、写作方式的剪辑性以及作者身影的隐现性等六方面,探讨“文艺文献方法”对传统纪实文学在创作方法上的创新和对纪实文学做出的贡献。
  • 王志亮,袁胜育
    俄罗斯研究. 2016, 202(6): 168-184.
    摘要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PDF全文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可视化   收藏
    恐怖主义犯罪已成为世界各国普遍面临的严重威胁,作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对恐怖主义的应对和打击,需要国际社会相互协作,共同努力。为此,联合国以及各区域性国际组织努力推进反恐怖主义合作的法律机制建设。打击恐怖主义、维护地区安全是上海合作组织的重要任务之一,自成立以来,上海合作组织在反恐怖主义法律机制建设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面对恐怖主义威胁的网络化、本土化、碎片化的新形势,上海合作组织反恐法律机制建设,需要借鉴其他区域性国际组织的成熟经验,结合本地区实际,进一步加以完善。
  • 富景筠
    俄罗斯研究. 2016, 202(6): 185-204.
    摘要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PDF全文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可视化   收藏
    有关俄罗斯与东北亚能源关系演变的研究,不仅涉及俄罗斯国内政治层面的国家—企业关系演进,而且还包括由全球能源体系变革和地缘政治冲击引发的俄罗斯在不同地区能源市场维度上的角色互动。我们在此试图构建俄罗斯与东北亚能源关系演变的“双层博弈”框架,即在强调俄罗斯国内政治行为对地区能源关系影响的同时,考察东北亚能源市场上各方利益博弈对俄罗斯能源政策实施的作用。其中,全球能源体系变革和地缘政治危机对传统油气出口国的外部冲击,将被纳入对东北亚能源关系演变的动态分析。考虑到世界能源市场正在经历从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变,俄罗斯对东北亚能源合作的需求程度将越来越大于后者对前者的进口依赖。俄罗斯从资源民族主义转向实施更加开放包容的能源政策,将实质性地推进其与东北亚能源关系的提升与深化。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