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英俄中亚“大博弈”
——进程、实质、特点及历史镜鉴意义

杜哲元

俄罗斯研究 ›› 2018, Vol. 212 ›› Issue (4) : 163-196.

欢迎访问《俄罗斯研究》官方网站!今天是
俄罗斯研究 ›› 2018, Vol. 212 ›› Issue (4) : 163-196.
本期文章

 

反思英俄中亚“大博弈”
——进程、实质、特点及历史镜鉴意义

作者信息 +
文章历史 +

摘要

英俄中亚“大博弈”在持续时间、竞争烈度和过程的复杂曲折性上,都要远远超过这两个国家同一时期在亚洲其他区域的博弈。从1864年俄国对中亚河中地区大举展开征服战争,到1895年英俄签订划分帕米尔势力范围协定,这场博弈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博弈的开始(1864-1873年)、博弈的高潮(1874-1885年)和博弈的落幕(1886-1895年)。英俄中亚“大博弈”的实质,是作为海上霸权国的英国与作为欧亚大陆枢纽地带强国的俄罗斯,为竞逐亚洲霸权而展开的地缘政治斗争。它们在亚洲的权势对它们在欧洲的权势以及它们的全球地位和国运兴衰,都有着相当重要的影响。在这一历史过程中,英俄两国既不乏明智之举,也实施了不少激进的政策,留给了后世大国诸多可资借鉴的经验和教训。对于正在中亚地区积极推动“一带一路”倡议的中国而言,这些经验和教训更需要予以重视。反思历史,对照当代,中国在中亚事务上坚持既定政策的同时,还须对“国家威望”问题、“间接路线”问题与“帝国坟墓”问题保持全面和客观的认识。

引用本文

导出引用
杜哲元.  
反思英俄中亚“大博弈”
——进程、实质、特点及历史镜鉴意义
[J]. 俄罗斯研究. 2018, 212(4): 163-196

反思英俄中亚“大博弈”
——进程、实质、特点及历史镜鉴意义
" title="Share on Weibo" target="_blank">

Accesses

Citation

Detail

段落导航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