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期刊首页 当期目录

2014年, 第187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14-06-28
  

  • 全选
    |
    本期文章
  • 封帅
    俄罗斯研究. 2014, 187(3): 3-41.
    摘要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PDF全文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可视化   收藏
    身份认同问题是原苏联空间中的很多国家和地区在转型过程中所必须要面对的共同难题,而克里米亚长期的身份认同困境则是其中影响最为深远、也是国际影响最大的问题之一。克里米亚身份认同问题源于苏联时期,从斯大林到赫鲁晓夫,再到戈尔巴乔夫,不同时代的苏联领导人对于克里米亚采取了不同的地区政策。由于不同时期的政策思路存在明显的矛盾,使得克里米亚的身份归属出现了“错位”的现象,从而导致苏联解体之后的克里米亚陷入了身份构建的困境之中。后苏联时代的克里米亚共有三条可能的身份建构路径,分别是推动国家认同的深入,建立乌克兰身份;推动地区认同的深入,建立克里米亚的独立地区身份;以及推动民族认同的深入,回归俄罗斯身份。但在身份认同建构的实践中,由于克里米亚半岛以俄语为共同语言,在俄语的历史叙事中,乌克兰的缺位和鞑靼人的反面角色使其难以通过历史叙事的重构形成新的国家认同和统一的地区认同。同时,由于长达数百年的俄罗斯化过程,整个半岛的符号体系完全俄罗斯化,无论是地理名称、城市雕塑、政治符号抑或是文化标签,都被打上了鲜明的俄罗斯印记。在原苏联空间内复杂的族群分布状态下,乌克兰中央政府无力主导克里米亚的身份认同建构。而克里米亚人为了平衡来自基辅的外在压力和来自鞑靼人的内在压力,继续维持并强化本就在本地区占据主流地位的俄罗斯民族身份,不可避免地选择了继承苏联所赋予克里米亚的所有身份符号,并重新寻回沙俄时代的历史叙事,强化自己的俄罗斯身份。在俄罗斯身份认同不断强化的大背景下,克里米亚在20世纪90年代就产生了以民族主义为基础的分离主义运动,在1994年,整个分离主义运动达到了高潮。时任乌克兰总统库奇马凭借高超的政治手腕和有利的国际背景,在没有产生冲突的情况下瓦解了90年代的分离主义运动,但始终没有办法推动克里米亚地区形成乌克兰身份的建构。最终,在2014年3月,身份认同的困境最终成了克里米亚事件的导火索。克里米亚事件的发生也再次证明,身份认同的问题并不能完全决定国家或地区的命运,但是如果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或地区长期无法摆脱身份认同的困境,那么它始终都将成为这个国家或地区未来发展道路上的潜在威胁。
  • 尼古拉·特鲁别茨科伊
    俄罗斯研究. 2014, 187(3): 42-61.
    摘要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PDF全文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可视化   收藏
    乌克兰文化与俄国文化是同一个俄罗斯文化的不同版本。乌克兰加入俄国版图后,俄国文化的这两个版本如何融合为一的问题就一直是一个未能彻底解决好的问题。除了寻找文化之根的那个层面之外,任何文化都应该还有另外一个层面,即对精神峰巅的仰望。乌克兰文化的建立,就应该定位于不是与全俄文化去竞争,而是捐弃前嫌,对全俄文化进行补充和丰富。欧亚主义号召全体俄罗斯人——无论是大俄罗斯人,还是白俄罗斯人或乌克兰人,都要为把文化当作民族的自我意识来弘扬这一理想而挺身奋斗。
  • 葛汉文,丁艳凤
    俄罗斯研究. 2014, 187(3): 62-77.
    摘要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PDF全文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可视化   收藏
    乌克兰民族主义思想及运动具有久远的历史根源。独立建国后,为实现巩固民族国家、强化政治认同的目标,乌克兰部分民族主义政治家在国内治理方面推行了若干极具民族主义色彩的政策措施。在当前的乌克兰政治变局中,极端民族主义政治势力发挥了重大影响。总的来看,冷战后乌克兰民族主义的发展及其政治诉求,在实践层面上与乌国内社会现状严重脱节,加剧了各族群、各地区之间的矛盾,不利于乌国内局势的稳定发展。
  • 杨友孙
    俄罗斯研究. 2014, 187(3): 78-105.
    摘要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PDF全文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可视化   收藏
    从1991年正式独立至今,伴随着宪法的不断变化,乌克兰政体也出现过多次反复。其根源一方面在于宪法未能体现总统、总理、议会和司法之间的权力制衡;另一方面在于乌克兰国内亲俄、亲欧力量的分裂,使得任何一部宪法都没有稳定的民意根基。分析乌克兰不同宪法框架下的不同政体存在的问题,尤其是2014年2月乌克兰重新恢复2004宪法框架下的总理总统制的理论及现实问题,有利于深入认识乌克兰国内冲突的制度因素,以及合理地展望乌克兰宪法和政体变革的趋势。
  • 孙超
    俄罗斯研究. 2014, 187(3): 106-137.
    摘要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PDF全文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可视化   收藏
    自乌克兰危机爆发以来,乌克兰东部地区是否可能发生分离成为当前学术探讨的焦点。将当前乌克兰东部与格鲁吉亚南奥塞梯的分离进行比照,发现两者都有分离国际化的风险。与乌克兰不同的是,南奥塞梯的分离风险更加难以控制。作为未被承认的政治实体,南奥塞梯不仅牵涉到国内民族问题,更牵涉到国际伦理规范和国际关系理论等诸多问题。南奥塞梯分离国际化带来两大影响:1、大国势力介入,民族问题难以解决;2、建构式的分离策略以及系统分离情境的建立使得分离问题难以彻底解决,分离将作为南奥塞梯政治现实而长期存在。而乌克兰东部地区的分离由于:1、大国势力介入有限,国际力量难以直接参与;2、建构式和系统式分离文化难以迅速形成,没有分离的历史经验和技术手段供分离势力参照,乌克兰东部地区的分离风险可能得到乌克兰政府的有效控制。
  • 林精华
    俄罗斯研究. 2014, 187(3): 138-188.
    摘要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PDF全文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可视化   收藏
    1920-30年代,有一批俄侨知识分子务实面对苏维埃化了的俄罗斯,力图重建关于俄罗斯帝国——苏维埃国家之认知,因而出现了欧亚主义运动。以特鲁别茨柯依为代表的欧亚主义思想家们,并非在海外闭门造车,而是立足于复杂的历史经纬,具体论述了欧化治理方式的不合时宜性,包括俄罗斯文化和欧洲文化之差别、俄罗斯东正教与欧洲基督教之不同、俄国地理位置的跨欧亚性等。他们还以此来证明苏维埃制度的合法性,肯定其终止欧化进程的必要性和意义。俄侨知识分子的构成复杂,关于欧亚主义的相关论述也充满了矛盾。数十年间,欧亚主义思潮在苏俄境内默默无闻,可是在后苏联时代,随着白银时代和俄侨文化遗产的再发现,以及俄国融入欧洲的过程困难重重,它却在俄联邦各阶层又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 张海鹰
    俄罗斯研究. 2014, 187(3): 189-211.
    摘要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PDF全文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可视化   收藏
    20世纪20年代,欧亚主义在其诞生的俄国侨民界引发了激烈的争论,各个流派都从各自立场出发对其展开批评。以别尔嘉耶夫为代表的宗教哲学家把欧亚主义视为根本无法实现的乌托邦,是感情化的、非理智的运动;以米留可夫和基泽韦捷尔为代表的自由主义者将其视为极端主义和俄国种族主义;以弗洛罗夫斯基为代表的斯拉夫主义者视其为斯拉夫主义失败的、倒退的继承者。各派都承认欧亚主义是一股强劲的思想潮流,他们在毫不留情地批评欧亚主义主张的同时,亦指出其富有积极意义的一面。这些反响从另一层面凸现了欧亚主义的特点。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