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期刊首页 当期目录

2013年, 第183卷, 第5期 
刊出日期:2013-10-28
  

  • 全选
    |
    本期文章
  • 葛汉文
    俄罗斯研究. 2013, 183(5): 3-22.
    摘要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PDF全文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可视化   收藏
    冷战后的乌克兰地缘政治研究,着力论说冷战后乌国内地缘政治的形态与特征。乌国内各地区在历史记忆、社会心理上的巨大裂痕是其研究的重点,但在如何弥合国内各地区族群在政治认同方面的分裂现状问题上,却较少提出较具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政策主张。在对外地缘战略取向上,乌当代地缘政治学者根据其不同的思想立场,分别得出了倾向各异的政策谋划,对冷战后的乌对外政策产生了明显的影响。
  • 杨恕,朱倍德
    俄罗斯研究. 2013, 183(5): 23-41.
    摘要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PDF全文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可视化   收藏
    俄罗斯人与乌克兰人同源于东斯拉夫人,双方在宗教、文化上都有很多相同之处,但也有不少差别。西乌克兰由于受波兰长期统治,在文化上与俄罗斯的差别就更大。300多年来,乌克兰曾是俄国与苏联的一部分,经历了“俄罗斯化”过程,同时也有苏联时期大清洗、大饥荒等痛苦的经历,卫国战争期间,一些乌克兰人还曾与德国合作反对苏联。这些历史、文化因素使乌克兰东西部在对俄关系上有明显差异,也在苏联解体后与俄罗斯的关系中引起了一系列争议甚至冲突。
  • 赵永华,刘佳莹
    俄罗斯研究. 2013, 183(5): 42-60.
    摘要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PDF全文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可视化   收藏
    被称为“主流媒体范本”的美国大报《纽约时报》在乌克兰发生“橙色革命”的过程中的相关报道,值得作为样本加以研究。采用西方新闻学研究中常用的框架分析法,从表层框架与深层框架两个维度入手,梳理该报对于“橙色革命”相关议题关注程度及态度评价的嬗变过程,并着重分析该报在建构政治领导人、乌克兰及其利益攸关国的形象问题上所使用的手法与报道框架,从而加深对美国媒体国际新闻报道的运作规律的认识,挖掘其在“柔性”干预别国内政中所使用的手段与策略。
  • 梁强
    俄罗斯研究. 2013, 183(5): 61-86.
    摘要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PDF全文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可视化   收藏
    罗马尼亚和匈牙利在特兰西瓦尼亚的领土争端及大国的介入,是20世纪国际关系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基于新解密的档案材料,可以看清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特兰西瓦尼亚两次易主的来龙去脉及其影响。分析苏联在特兰西瓦尼亚问题上三次不同程度的介入,有助于揭示特兰西瓦尼亚问题在苏联对外战略中独特的地缘和政治意义,有助于较为全面地认识这一时期苏联的对外政策。
  • 孙德刚
    俄罗斯研究. 2013, 183(5): 87-119.
    摘要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PDF全文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可视化   收藏
    对于长期遭受西方战略围堵与遏制的苏联和俄罗斯来说,在中东部署军事基地不仅有助于其突破战略封锁、维护其作为一个陆权大国在中东的地缘政治和地缘经济利益,而且具有重要的政治象征意义,是苏(俄)在中东实现政治抱负和奠定大国地位的基石。苏(俄)在叙利亚的军事基地是苏联在中东最重要的军事基地之一,也是冷战后俄罗斯在中东唯一的军事基地。四十年来,苏(俄)在叙利亚的军事基地经历美苏冷战、苏联解体、俄罗斯再度复兴和中东剧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考验,具有稳定性;同时受苏(俄)战略文化、中东现实利益、两国特殊关系以及苏(俄)财政状况的共同影响,其军事基地的规模和功能具有变化性,是苏(俄)在中东权力投射、维护海外利益、参与中东事务的依托,也是苏(俄)权力兴衰的“晴雨表”。2011年叙利亚陷入乱局以来,俄叙特殊关系经受了考验,俄罗斯在叙利亚军事基地的前景具有不确定性。
  • 曾向红
    俄罗斯研究. 2013, 183(5): 120-163.
    摘要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PDF全文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可视化   收藏
    美国至今依然缺乏连贯、明确的中亚战略,但这并不能掩盖美国正在该地区追求连贯的战略目标。事实上,在中亚国家独立伊始,美国就在中亚追求三个方面的战略目标,即遏制俄罗斯、伊朗,以及一定程度上也包括中国;将包括中亚国家在内的前苏联国家整合进西方的政治、经济与价值体系之中;塑造中亚国家的发展方向及其地缘政治环境。国内学术界普遍认为的、以及美国官方和美国学术界宣称的能源、安全与民主,并不构成美国中亚政策的战略目标,仅是其追求的政策目标。美国在中亚地区追求遏制、整合与塑造这三重战略目标,受到美国中亚政策指导思想——“遏制战略”的残余影响、“文明冲突论”与“民主和平论”的启发和规定。尽管在不同的时期,美国投放在这三重战略目标的精力和重点有所不同,但这三者始终引导着过去二十多年来美国中亚政策的构思和执行。
  • 徐刚
    俄罗斯研究. 2013, 183(5): 164-192.
    摘要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PDF全文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可视化   收藏
    2008年2月,科索沃单方面宣布脱离塞尔维亚“独立”。表面上看,“科索沃最终地位问题”获得了解决,实则使塞科关系变得越加紧张与复杂。从2011年起,在欧盟的调停下,塞科双方进行了十九次谈判。谈判内容从技术合作逐渐提升为政治对话,以2013年4月19日在布鲁塞尔签订关系正常化协定告终。但是,科索沃问题并没有得到彻底解决。欧盟已经决定于2014年1月启动塞尔维亚入盟谈判,但前提是布鲁塞尔协定顺利实施并得到欧盟认可。从协定签订后塞科双方的反应以及协定执行的情况来看,双方在原则问题上都没有妥协的迹象,未来塞科关系的走向仍然扑朔迷离。科索沃问题具有较强的连锁反应,在很大程度上牵扯着巴尔干地区的神经。同时,它又有颇深的学理探讨价值,是国际政治、国际法、危机管理及民族学等学科非常典型的案例之一,理应跟踪观察。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