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期刊首页 当期目录

2012年, 第175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12-06-28
  

  • 全选
    |
    本期文章
  • 刘文飞
    俄罗斯研究. 2012, 175(3): 3-33.
    摘要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PDF全文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可视化   收藏
    “公爵同志”米尔斯基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欧美和苏联文学界、知识界的重要人物之一,他充满突转的生活经历和坚忍不拔的文学活动构成文坛的一段传奇,甚或那一代俄国知识分子之命运的缩影和象征。他用英文撰写的《俄国文学史》被纳博科夫称为“用包括俄语在内的所有语言写就的最好一部俄国文学史”,所谓“米尔斯基文学史”因其“折中主义”的文学史观、主客观统一的批评手法和极富个性的话语风格而独树一帜,被视为西方俄国文学研究的奠基之作,长期被欧美高校斯拉夫系用作俄国文学史教材,其影响历久不衰。
  • 张红, 刘会宝
    俄罗斯研究. 2012, 175(3): 34-64.
    摘要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PDF全文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可视化   收藏
    詹姆斯•比灵顿是当代西方俄罗斯文化研究的领军人物。通过对他的三部关于俄罗斯文化的经典作品的研究,可以透视他以及受到他影响的西方人眼中的俄罗斯文化。比灵顿坚持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形成了对俄罗斯文化的独特认识:对大自然的特殊感情、东正教信仰及对来自外界新生事物的周期性激情,是塑造俄罗斯文化的三个核心因素;俄罗斯文化的每一种形式都经历着“模仿-创新-摧毁”三个阶段;俄罗斯文化发展与其政治进程具有同构性;白银时代需要高度重视,白银时代的文化成果与苏联时期的文化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
  • 张建华
    俄罗斯研究. 2012, 175(3): 65-89.
    摘要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PDF全文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可视化   收藏
    以赛亚•伯林先后于1945、1956、1988年访问苏联。三次访问都时值苏联历史发展的关键时刻。伯林所到之处,刻意留心考察苏联文化艺术、知识分子生存和创作状况、知识分子与政府的关系,并且以其自由主义理念加以深刻的分析和批判。
  • 杨素梅
    俄罗斯研究. 2012, 175(3): 90-102.
    摘要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PDF全文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可视化   收藏
    20世纪末,随着苏联的解体,哥萨克问题成为俄罗斯社会焦点之一,哥萨克研究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并形成一门新的学科:哥萨克学。由于诸多因素,目前国内哥萨克学的研究尚不充分,对哥萨克的认识比较粗略和模糊,特别是关于哥萨克的起源和社会属性问题。这种状况制约了对哥萨克历史、文化、文学等方面的研究。哥萨克的起源和社会属性问题是哥萨克学研究首要解决的问题,也是学者争议比较大的问题。系统地研究这两个问题,可以为进一步研究哥萨克学提供基础性学术资料。哥萨克学也可以为俄罗斯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 黄立茀
    俄罗斯研究. 2012, 175(3): 103-125.
    摘要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PDF全文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可视化   收藏
    新经济政策时期是苏俄社会组织发展的“黄金时代”。苏维埃国家在这一时期探索建立社会组织管理体制。1921年3月-1924年5月,社会组织管理体制初创,建立了宪法框架下社会组织部分自治的管理体制。从1924年5月至1928年2月,随着在经济领域运用市场经济机制措施的收缩,开始构建苏共主导型的社会组织管理体制。1930年8月通过了关于社会组织的新的条例,明确地将社会组织的宗旨与苏联社会主义的战略目标联系在一起。该条例的颁布和实行,标志着宪法框架下部分自治的管理体制终结,苏共主导型的社会组织管理体制确立。新经济政策时期社会组织管理体制的初创与确立,是年轻的苏维埃国家摸索和建立治理国家模式,从相对分权到中央集权的一个缩影和组成部分。
  • 张丹
    俄罗斯研究. 2012, 175(3): 126-143.
    摘要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PDF全文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可视化   收藏
    战时共产主义时期,受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直接过渡思想的影响,苏维埃政府颁布了集中化的住房管理政策,试图迅速改善劳动群众的居住条件,一举解决住房危机。然而在实践中,因为国家无法独自挑起解决住房危机的重担,以及住房管理的责权关系不明确等原因,集中化住房管理体制既无法有效管理住房,也不能整治战争对住房事业造成的创伤和解决住房危机。到了新经济政策时期,为了继续解决住房短缺问题,苏维埃政府调整了住房管理政策,住房管理体制由国家集中管理向国家、集体和个人分散管理转型。分散化住房管理方式取得了积极成效,城市居民的居住条件得到了初步改善。
  • 余南平, 李秋悦
    俄罗斯研究. 2012, 175(3): 144-173.
    摘要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PDF全文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可视化   收藏
    俄罗斯20年的经济转型使该国经济实现了明显的增长。但在金融危机中暴露出的问题,也显示俄罗斯经济存在着内在的结构性问题。这些内在结构性问题将长期影响俄罗斯的经济可持续增长与财政预算的安全,后金融危机时代俄罗斯经济最大的挑战就是结构改革。
  • 徐坡岭, 郑燕霞
    俄罗斯研究. 2012, 175(3): 174-196.
    摘要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PDF全文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可视化   收藏
    中俄两国经济增长差异与地方官员行为的关系问题,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通过观察分析两国政治架构和具有分权性质的财政激励机制的异同,探索两国转型现阶段不同激励机制下地方官员在经济高速增长过程中的行为选择差异,有助于找出两者之间的联系。转型过程中垂直政治领导和财政分权体系对地方官员的经济行为选择有着重要影响。其中,2000年以来俄罗斯中央政府对地方官员任免与升迁的控制,有效地缓解了财政分权激励下地方官员发展经济的积极性动力不足的问题,从而解决了转型早期产权保护缺失下市场混乱和经济衰退的问题。这也印证了中国长期坚持的地方官员增长锦标赛与财政分权相结合的有效性。但与此同时,中国部分地方官员中出现了只追求发展的高指标,而对辖区内居民生活福利的问题有所忽视的问题,对教育、医疗卫生、环境等非经济性公共物品的供给远低于俄罗斯。这一问题仍需要探讨。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