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期刊首页 当期目录

2011年, 第168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11-04-23
  

  • 全选
    |
    本期文章
  • 冯绍雷
    俄罗斯研究. 2011, 168(2): 3-7.
    摘要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PDF全文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可视化   收藏
  • 林精华
    俄罗斯研究. 2011, 168(2): 8-29.
    摘要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PDF全文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可视化   收藏
    文学在后苏联没有消亡,甚至年度的文学生产量远超过苏联时代的每年文学创作。然而,后苏联文学的存续及其所显示出的生命力,不能视作是反意识形态的产物,也不可以仅仅看作是文学产业化的结果,倒是应该看到,文学在后苏联的独特性是后苏联社会进程的一个部分,同时也是对其审美的表达。这种情形接续了文学在俄国的传统,从而继续与欧洲文学相区别。造成后苏联文学的如此特质,正在于俄罗斯自身的帝国传统在俄联邦时代不是中断了,而是公开化和合法化了,使俄国重建有了国民认同的依据,文学则成了在审美上促成俄国人认同俄罗斯国家的重要力量。
  • 刘亚丁?
    俄罗斯研究. 2011, 168(2): 30-46.
    摘要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PDF全文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可视化   收藏
    西方斯拉夫学者对19世纪俄罗斯作家的高加索题材作品有所研究,但在我国和俄国,此项研究尚待展开。本文以莱蒙托夫和列•托尔斯泰为例,以作家行旅为切入点,从作家传记与作家作品的关联中,勾勒他们作品所反映的俄罗斯帝国军队与反叛山民的关系,以及作者对帝国拓疆政策和反叛山民的态度。莱蒙托夫早期对宁死不屈的反叛山民的赞扬和后期对俄国征服者的认同形成对比。托尔斯泰在第一时期认同俄罗斯帝国政府征服高加索的战略,第二个时期则在超越俄国军队与反叛山民的对立中领悟了高加索山民视死如归的种族性特征和人性等问题。他们态度的转变有其自身的原因。俄罗斯作家高加索题材写作,与他们服军役有直接关系,虽然未必能提供高加索战争的编年史,却揭示了高加索各民族真实的心理结构,因此具有现实意义。
  • 谢尔盖?马尔科多诺夫
    俄罗斯研究. 2011, 168(2): 47-67.
    摘要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PDF全文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可视化   收藏
    以俄罗斯与格鲁吉亚间的“五日战争”和阿布哈兹与南奥塞梯独立为标志,南高加索日益成为国际关系中倍受关注的热点地区之一。该地区三个前苏联加盟共和国的领土已经沦为了主要大国地缘政治和地缘经济竞争的舞台,俄罗斯的“维稳方案”、美国的“大中东战略”以及欧盟的“欧洲化”政策在此相互博弈。大高加索地区正在彻底地“国际化”。格鲁吉亚和南奥塞梯之间长期酝酿的冲突在2008年8月导致俄罗斯的深度卷入并升级为“五日战争”,引发了俄罗斯从维持现状到公开支持分离政权的立场转变。这不仅从政治和法律上改变了独联体两个热点地区的面貌,改变了力量结构,还严重影响了整个欧亚地区民族—政治形势。“五日战争”证明了共同规则、标准和准则已经失效,世界政治的主要行为体面临着设计世界秩序新模式的问题。梅德韦杰夫提出的新安全构想引发了不同观点和评论。促进有效合作,形成共同准则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 马尔哈兹?马茨阿别利泽
    俄罗斯研究. 2011, 168(2): 68-80.
    摘要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PDF全文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可视化   收藏
    苏联解体后格俄关系的走向,主要由俄罗斯政府及其政界对格鲁吉亚所持的态度决定。俄地缘政治家的思想和观念长期形塑着俄罗斯的政策,他们的核心主张是抑制格与西方的接近,分裂格鲁吉亚,最终消除俄在南高加索地区的障碍。在格鲁吉亚方面,虽然在不同时期采取了不同的策略,但恢复其领土完整是不变的目标。俄格不同的定位,使得后苏联时期双方的关系异化,并导致了2008年的冲突。糟糕的是,这场冲突并没有改变俄格任何一方的立场,反而强化了各自固有的目标。
  • 罗伊?埃里森?
    俄罗斯研究. 2011, 168(2): 81-93.
    摘要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PDF全文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可视化   收藏
    对于2008年的俄格战争,俄罗斯从法律和规范的角度,为自身的行为提出了辩解。一方面是为了证明其行动的合法性与合理性,另一方面也隐含着更大的政治动机:即俄罗斯想利用对自身有利的国际转型期和自身实力上升的机会,挑战现有的国际规范,从而为自己在未来的行动,特别是在独联体地区的行动,创造有利的条件。然而,俄罗斯的这些辩辞并不能得到广泛的共识,相反其言行反而带来了国际社会的担心,从而使得其挑战西方主导的秩序更加困难。
  • 崔海智
    俄罗斯研究. 2011, 168(2): 94-123.
    摘要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PDF全文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可视化   收藏
    二战后期和战后初期,在构建关于战后世界政治安排的同时,苏联领导人也非常关注在战后同美英发展经济关系的问题。迈斯基向莫洛托夫提交的关于战后美英经济政策的报告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制订出来的。在这两份报告中,迈斯基对战后美英的经济政策以及苏美和苏英经济关系进行了深刻的分析,他提出的关于苏联与美英发展经济关系的构想,对当时苏联领导人在战后与美英发展经济关系等问题上的认识产生了影响,并且这种构想与苏联领导人在战后初期奉行的大国合作战略以及关于国内经济重建问题的一些思考是一致的。
  • 曹广金
    俄罗斯研究. 2011, 168(2): 124-137.
    摘要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PDF全文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可视化   收藏
    1929-1933年爆发的经济危机迅速由美国影响到整个资本主义世界,使美国及世界经济遭受重创。这对世界局势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并且也改变了美国的国内和国际环境。而苏联经济却在此期间取得较快的发展,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也得到了提升。苏美两国面对经济危机的局势以及世界政治局势的变化,开始在摩擦中寻求改善两国关系的途径以应对变化了的国内外形势,最终两国在隔绝了16年之后确立了正常的国家关系。
  • 施展, 冯绍雷
    俄罗斯研究. 2011, 168(2): 138-144.
    摘要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PDF全文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可视化   收藏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