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期刊首页 当期目录

2016年, 第198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16-04-28
  

  • 全选
    |
    本期文章
  • 冯绍雷
    俄罗斯研究. 2016, 198(2): 3-31.
    摘要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PDF全文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可视化   收藏
    乌克兰危机和叙利亚战争后,美国的决策界对于俄罗斯问题出现了不少争议。鉴于美国国内政治主张的多样性,以及决策过程本身的复杂性,我们通过四个方面来观察美国对俄认知的起落变化与发展趋势:第一,美国核心决策层对当前俄罗斯问题的基本看法;第二,美国研究界包括各智库对俄罗斯战略的不同立场;第三,美国具有广泛影响的前政要的观点;第四,美国选战热潮中的各位总统候选人以及大众媒体对俄罗斯问题的态度。可以看出,在意识形态主导美国对俄关系的状况下,美俄关系难以短时期内实质改善,而双方共识匮乏造成的误解,难以避免未来冲突的延续。因此,中国在美俄之间的理性定位,对于自身乃至地区和全球国际关系的健康化,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 A·克里科维奇, Y·韦伯
    俄罗斯研究. 2016, 198(2): 32-46.
    摘要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PDF全文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可视化   收藏
    冷战期间,美国对苏联的遏制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凯南报告的影响。当今,影响美国对俄罗斯政策的因素主要是:国际权力结构、国内政治和意识形态。这些因素决定了美国对俄政策的两个基本方面:遏制但不直接打击。美俄之间存在根本性的分歧,无论是近期还是长期,双方都难于达成突破性的和解协议。从策略性的角度看,美国今天的对俄政策体现为,不与俄罗斯直接对抗,但让俄罗斯深度卷入危机地区(乌克兰、叙利亚),从而加速俄罗斯的衰弱。
  • R·萨科瓦
    俄罗斯研究. 2016, 198(2): 47-61.
    摘要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PDF全文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可视化   收藏
    冷战结束后,在西方价值观的主导下,大西洋共同体通过北约和欧盟东扩至俄罗斯边境,俄罗斯被边缘化。俄罗斯自身面临的这一战略困境,塑造了它的新修正主义世界秩序观,即,挑战大西洋权力体系的实际操作而非内在原则,促进西方接受一个多极、多元的世界秩序。迄今为止,虽然新修正主义日益抬头,但俄罗斯还是一个保守的、维持现状的国家。俄罗斯目前把自己定义为“非西方成员”,但如果能够克服冷和平时期的战略限制,俄罗斯还是有可能重归“西方”。
  • 波波·罗
    俄罗斯研究. 2016, 198(2): 62-99.
    摘要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PDF全文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可视化   收藏
    莫斯科的世界观,首先体现在,它认为这个世界是互不相容且常常充满敌意的,在这里,强者更强而落后就要挨打。其次,是对于硬实力的永恒信念。第三,国际体系由主要大国主宰。俄罗斯所期待的世界是一个多极的世界,俄罗斯在其中作为一个权力中心。俄罗斯认为多极世界很有前景,特别是金融危机以来西方的衰落和非西方世界的兴起。但现实世界充满了各种不同的挑战,与俄罗斯想象的世界并不一致。当下的国际环境充满了混乱,是一个失序的世界。在这样一个世界中,较之于美国和欧洲大国,俄罗斯更加脆弱。但俄罗斯仍然在想象中的多极(多中心)世界格局中,勾画其当代政治的图景。
  • 初智勇
    俄罗斯研究. 2016, 198(2): 100-133.
    摘要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PDF全文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可视化   收藏
    根据意识形态对一国对外政策的影响,可以将其分为两种类型:保守型和革命型。前者对现状满意,认同现存国际权势分配,遵守现存国际法治;后者对现状不满,憧憬对现存体系权力结构进行颠覆与修正,以应然式的道德原理批判现有国际法治,并以帝国主义的对外扩张能动性为标志。革命型意识形态与既有国际秩序存在内生对立与冲突,作为一国对外政策目标的指导思想,具备内在固有的修正主义动机。俄罗斯传统意识形态属于保守型,以维护君主专制的正统地位和帝国传统、反对自由主义、民族主义为目标。19世纪中后期和20世纪初,泛斯拉夫主义和国际共产主义先后取得主导意识形态地位,其意识形态表现出鲜明的革命型特质。在革命型意识形态的影响下,俄罗斯对外政策目标呈现出较多的修正主义色彩,对传统国际体系持否定与敌视态度,并与当时的国际体系发生一系列对抗与冲突。而地缘环境产生的不安全感也使俄罗斯革命型意识形态的进攻性得以强化。但是,由于俄罗斯与主要大国的实力对比,特别是与首要强国实力对比,并无明显优势或处于明显劣势。因此,出于国家安全的紧迫需要,俄罗斯需要维护当时的国际体系均势,以免受潜在霸权国的侵略威胁。在不得已的条件下,根据当时国际体系的均势结构特征,适时调整具有革命型意识形态色彩的对外政策,使对外政策的修正主义目标出现一定程度的妥协。在国家安全拥有余裕的前提下,俄罗斯革命型意识形态的进攻色彩较强,反之,则进攻色彩弱化。
  • 林精华
    俄罗斯研究. 2016, 198(2): 134-178.
    摘要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PDF全文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可视化   收藏
    二战后,在为遏制东方共产主义而超常发展“苏联学”之大势中,英美斯拉夫学界却和这一超级重点学科(苏联学)保持着明显距离:远不只是热衷于研究和出版被苏共排斥的俄侨文学、境外文学、持不同政见者文学,还同样直面苏联主流的作家作品和理论,并自主地编纂不同类型的俄罗斯文学史。之所以如此,是因为遵循斯拉夫学传统,既十分重视俄语的基础文献搜集和整理,又遵守欧洲既成的人文学术范式,从而不直接针对苏联官方话语、不依据“苏联学”范式,在话语层面能超越冷战意识形态。如此研究的魅力,是苏联对俄罗斯文学的僵化阐释所不能及的,因而反过来引领苏联末期以来的人文学术研究,为后苏联俄罗斯文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 杨友孙
    俄罗斯研究. 2016, 198(2): 179-206.
    摘要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PDF全文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可视化   收藏
    乌克兰地方自治制度在21世纪初已成型,却一直未很好地落实。2013年年底乌克兰危机之后,地方自治改革成为乌克兰政局中的关键问题。乌克兰地方自治问题包括东部省份的自治地位和其他地区的自治制度问题。目前,东部省份地位问题虽有所进展,但仍未打破僵局。对此,乌克兰有关各方应尽早就东部省份获得何种自治地位达成一致。其他地区正在朝着“波兰模式”前进,但尚需解决一些具体问题。此外,还需要考虑到俄罗斯族占多数的“灰色”区域的自治地位问题。只有尽早解决这三类问题,更好的地方自治制度才可能顺利建立,乌克兰才有可能早日渡过危机。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